1926年,金仲荪为程砚秋写了《文姬归汉》,成为程砚秋经典剧目。蔡文姬的悲情,既是一代才女在情感上不断被狠狠抽离的悲情,也是卑微的个体难以抵挡时代洪流的悲情。她的痛苦在于她有足够敏感的心灵去体验人生最极端的撕扯,郁愤、矛盾、纠结,是这个角色的全部人格魅力。越痛,人物形象就越明亮,最后的取舍也越慨然。蔡文姬的历史意义是极为超前的。很多人以为,文姬的选择说明了“国”比“家”重要。其实恰恰相反,文姬的选择,证明了个体才是最重要的,个体的自由高于亲情,更高于家国。这是蔡文姬最伟大的光辉。“你本是误丹青毕生饮恨,我也曾被蛾眉累苦此身……看狼山闻陇水梦魂犹警,可怜你留青冢独向黄昏。”文姬祭昭君墓的唱词,唱的正是一个经过锤炼而脱于俗世的灵魂。
剧情简介:
汉末,由于中原战乱,名儒蔡邕(字伯喈)的女儿蔡琰(文姬),在乱军中被南匈奴左贤王所俘并与之结为夫妇,但是蔡文姬一直怀念着故土与死去的父亲。十二年后,蔡邕的旧友,汉丞相曹操欲续修“汉书”,他也知蔡邕有续修“汉书”的志向,但苦于蔡邕已去世,因而曹操想起了颇有才华的蔡文姬,于是派周近为使者,前往南匈奴迎她回来,让她继承先父的遗志。
不同的剧本有不同的侧重点,《文姬归汉》是一部不会过时的戏,历史从来无所谓选择,有的只是每个转瞬即逝的生命自己的选择。8月7日将在长安大戏院上演,为观众们献上了一道优雅隽永的文化大餐。敬请期待!更多长安大戏院演出资讯:http://www.cadxy.com